保持“半杯”心態(tài),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

來源: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    日期:  2025年09月29日     |    制作:  賈辛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原標題:

最高法舉行法治人才培養(yǎng)工作座談會 張軍強調(diào)

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

在實踐鍛煉中成長成才

堅持建設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zhì)法治工作隊伍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9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法治人才培養(yǎng)工作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出席,與掛職學者、實習生共同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加強新時代法治人才隊伍建設。

9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法治人才培養(yǎng)工作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出席,與掛職學者、實習生共同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加強新時代法治人才隊伍建設。

“能來國家最高審判機關鍛煉,倍感使命光榮,深知責任重大”“我將借助最高法所提供的司法實務平臺,深入思考涉外法治涉及的問題,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新性的國際法理論運用到涉外法治爭端解決中”“我將把掛職作為新起點,把個人所學所長融入人民法院工作中”“書記員崗位是審判工作中基礎而關鍵的一環(huán),我將把在校學習的法學理論與鮮活的司法實踐相結(jié)合,努力做好工作”“我期待在這里能向各位法官學習,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同伴相互啟發(fā),既收獲成長,更為法治事業(yè)做貢獻”……座談中,掛職學者及實習生代表結(jié)合自身實際暢談感受、表述心情。

“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持續(xù)推進法治人才培養(yǎng)工作走深走實。”張軍回顧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jié)合,全面加強法治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舉措和成效。圍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實踐鍛煉中成長成才,張軍對掛職學者和實習生提出三方面希望——

強化政治意識,在實踐鍛煉中提升政治素質(zhì)。今年是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五周年。要在實踐鍛煉中深刻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認真思考如何從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的角度、厚植黨的執(zhí)政根基的角度出發(fā),以“如我在訴”意識做實定分止爭,積極融入、服務國家和社會治理。要把理論研究同司法實踐相結(jié)合,結(jié)合審判實際思考、體悟我國司法審判制度的中國特色和制度優(yōu)勢,切實堅定“四個自信”。

融入審判事業(yè),在實踐鍛煉中提升業(yè)務素質(zhì)。法學學科的實踐性強,任何法律問題都是經(jīng)濟社會問題、實踐問題。要保持“半杯”心態(tài),把書上的“法”與實踐的“法”有機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要善于運用案例庫、法答網(wǎng)、法官培訓網(wǎng)等工具,以理論研究指導實踐鍛煉、以審判實踐為深化理論研究提供基礎,努力在掛職和實習期間形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要積極主動廣泛參與審判實務,多觀察、勤思考,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經(jīng)歷、感受、領悟,為投身法治事業(yè)打好基礎。

強化自我管理,在實踐鍛煉中提升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司法作風是黨的作風在審判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在審判實踐中體悟國法、天理、人情有機統(tǒng)一,增強對當事人、人民群眾感受的共情能力,堅守為人民司法的情懷。要以在職履責的標準要求自己,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guī)定”等鐵規(guī)禁令,堅決守住底線、紅線,為法律職業(yè)生涯打好基礎。

最高法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鄧修明主持。最高法政治部負責同志介紹掛職學者及實習生工作相關情況,宣布第七批掛職學者任職通知。最高法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往批掛職學者代表及第七批掛職學者、第十七批法律實習生、第二批書記員實習生參加。

記者白龍飛

編輯:賈辛

校對:何山

審核:吳旭